杭州中興醫院介紹
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康復理念和手段得到了發展和推廣。臨床研究表明,早期肌肉的呼吸訓練可以增強患者的咳嗽能力,有助于促進其呼吸功能的恢復,最終改善重癥患者的預后。最近,我們的重癥監護康復病房成功完成了一名嚴重依賴呼吸機的危重患者的呼吸康復治療,增加了我們的呼吸離線康復經驗,使我們的呼吸康復療法踏上了新的旅程。
李婆婆脫機前
年初,88歲的李婆婆因出現反復咳嗽、咳痰、呼吸衰竭、呼吸困難等癥狀,被緊急送往某三甲醫院進行救治。在為其系統的診療后,進行了氣管切開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后病情逐步趨于穩定。
5月底,進行呼吸機脫機準備時,李婆婆出現反復發燒、咳嗽咳痰,呼吸機脫機困難;為能成功脫機,經家屬要求,于6月2日轉入我院重癥呼吸康復病區進行脫機康復治療;患者入院時生命體征平穩、無明顯感染、無躁動、神志清醒。
李婆婆脫機后狀態良好
入院伊始,重癥康復團隊組織康復醫學科進行會診。根據李婆婆的病情,進行了呼吸機支持指征、自主呼吸情況、血流動力學穩定性等方面診斷,確認患者具備呼吸機脫機條件。隨后以先進的現代化治療技術,全面、詳細的制定了脫機康復治療方案。
重癥康復團隊對李婆婆的呼吸功能展開訓練,以階段性替換面罩吸氧的治療方式,從一小時逐步增加替換時間,逐步訓練李婆婆脫離呼吸機的輔助。康復醫學科為李婆婆制定了核心肌群訓練、腹式呼吸訓練、擴胸訓練、加強肌力訓練、放松肋間肌等康復治療方案,訓練幫助老年人增加肺容量、提高血氧飽和度,經過系統的呼吸康復訓練,李婆婆恢復良好,在15日成功完成呼吸機脫機。無明顯咳痰、可自主活動、無發熱、胸悶及氣促等癥狀,精神食欲良好。
李婆婆為醫護人員“點贊”
呼吸康復介紹
呼吸康復就是以健康狀態的綜合評估為基礎,以改善呼吸系統癥狀為目的,預防各種導致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的誘因,包括運動、心理教育、宣教的自我管理、消除誘因等手段,確定個體化綜合管理措施。呼吸康復在呼吸疾病的綜合治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呼吸康復可以改善因呼吸功能受損引發的一系列臨床問題。
呼吸康復適用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腦血管意外、脊髓損傷、開胸術后、長期臥床……或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咳痰困難、膈肌功能下降等。內外科以及兒童或老年人都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間質性肺疾病、囊性纖維化、支氣管擴張、胸廓畸形和神經肌肉疾病等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障礙患者;肺移植、肺減容等手術患者的術前評估、準備和術后恢復。
呼吸機脫機的指征>>
1、原發病灶已經基本的痊愈,病情穩定。
2、沒有營養不良,呼吸肌的肌力良好,能夠對抗呼吸氣流的阻力。
3、呼吸的頻率一般<30次/分鐘。
4、肺活量女性可以達到每分鐘1800mL,男性可以達到每分鐘2500mL左右。
5、患者的神志非常清楚,很配合,反應正常,有正常的咳嗽反射。
6、血氧飽和度良好,血液中的氧氣分壓高于60mmHg,二氧化碳分壓相對穩定。
這些條件都能夠達到了,就是呼吸機脫機的指征。注意在脫機的過程中不要過早,否則會加重呼吸肌的負擔,要根據患者自身的病情來調整脫機的時機。
呼吸康復訓練方法>>
呼吸機輔助訓練:對于危重癥患者來說,早期進行吸氣肌訓練可以讓他們更早獲益,而利用呼吸機輔助訓練可以在機械通氣的患者還未脫機前就開始進行康復訓練,從而幫助患者更早地脫機。
阻力負荷訓練:阻力負荷訓練主要是利用呼吸阻力器調節適合患者呼吸功能水平的呼吸阻力,并配以合適的呼吸頻率,從而進行的連續抗阻呼吸訓練,其可以幫助呼吸危重癥患者提高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阻力負荷訓練通過調節呼吸阻力器孔徑大小來控制壓力負荷,但因二者不存在線性關系,難以進行精確調節,導致負荷流量不穩定。
閾值負荷訓練:閾值負荷訓練也是目前危重癥患者吸氣肌訓練中較常用的一種訓練方法。主要通過閾值呼吸訓練器進行康復訓練,康復師通過設置呼吸閾值,使患者的呼吸做功達到所需的值才能進行呼吸。閾值呼吸訓練器通過一個連接器與患者的氣管套管進行連接,其可調節的壓力范圍為9~41 cmH2O,可以較為精確地控制吸氣肌訓練的強度。尤其對于痰液較多的患者,可以在訓練過程中配合進行氣道的清理。
呼吸康復為重度呼吸機依賴患者帶來新的曙光,給了患者再次重生的信心。
隨著呼吸康復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危重癥患者康復理念的不斷進步,人們不再局限于維持危重癥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國控醫療杭州中興醫院呼吸康復發展迅速,是我院重點發展方向。醫院將加強多學科的協作,形成更為統一規范、行之有效的危重癥患者呼吸肌康復訓練方案,幫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和更佳的預后。秉承央企關愛生命、呵護健康的責任及風范,展現關愛、責任、創新、共享的醫院核心價值觀。
以上就是關于杭州中興醫院介紹的相關內容,感興趣的長者可以電詢:0571-8629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