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醫院康復科怎么樣?收治哪些病人?
浙大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科前身為骨科的理療部,在國內較早學習了西方先進康復醫學的理念,1996年起省內率先在骨科開展了全髖、全膝置換手術后的早期床邊康復治療工作。2003年4月獨立成立“康復醫學科”,擴大了康復治療服務范圍,由單純的骨科康復向綜合疾病康復發展,并率先在國內開展了“重癥康復和心肺康復”工作,是全國首家采用“住院患者康復功能篩查”制度的康復學科,浙江省首家國家級“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目前康復醫學中心包括慶春院區、下沙院區、雙菱院區,其中慶春院區設置了康復門診,主要開展門診治療及床邊康復診療工作;下沙院區設置門診和41張床位的康復病房,細化了神經運動治療區、肌骨運動治療區、神經作業治療區、肌骨作業治療區、針灸推拿區、言語治療區、盆底治療區等,主要開展臨床疾病恢復期功能障礙康復。雙菱院區設置康復專科床位16張,主要收治肌骨疾病和疼痛治療患者。經過18年的努力,康復服務范圍含蓋了骨科、神經內科、腦外科、重癥監護、心臟外科、胸外科、腫瘤外科、放療科、普外科、呼吸內科、移植科等10余個相關臨床科室,已連續6年(2014-2019)獲得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中國醫院最佳聲譽專科排行榜》提名,名列華東地區第4位,浙江省內排名第1位。請看文章:邵逸夫醫院康復科怎么樣?收治哪些病人?
臨床業務
康復醫學科緊跟學科前沿與時代潮流,大力發展科室的特色技術,其中包括了肌骨超聲引導下的注射技術、肢體肉毒毒素注射技術、表面肌電圖評估技術、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與康復技術、臨床步態分析技術、吞咽造影檢查技術、康復專科護理特色技術、臨床生物力學矯正鞋墊制作技術、圍手術期心臟診療技術、青少年脊柱側彎非手術治療技術。
特色技術1:肌骨超聲引導下的注射技術
臨床肌骨超聲可針對性的進行神經、血管、韌帶、肌肉、筋膜甚至半月板等骨關節結構的動態的直觀觀察,在肌骨超聲的引導下,可客觀準確的定位病灶并進行有效的處理。
科室目前已經全面開展了超聲定位下的富血小板血漿注射技術(PRP)、局部封閉注射技術、高滲葡萄糖注射增生療法、神經水分離治療技術等。
特色技術2:肢體肉毒毒素注射技術
肉毒毒素可阻斷神經遞質的傳導,從而使痙攣的肌肉得到有效的松弛,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治療肢體肌肉痙攣的有效手段之一。臨床上可應用的疾病包括脊髓損傷、腦外傷、腦中風后的局灶性肢體痙攣。我科自2005年開展肢體肌肉痙攣肉毒毒素注射治療技術以來,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注射經驗,參與《中國成人肢體痙攣肉毒素注射指南》的編寫,是浙江省內康復醫學科中開展此項目時間最早、技術水平最高、注射例數最多的科室。
隨著肉毒毒素注射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范圍也逐漸增加,治療的疾病種類已經覆蓋了下腰痛、頸椎病、梨狀肌綜合癥、燒傷疤痕、骨性關節病、帶狀皰疹神經痛、便秘、肛門同、神經源性膀胱等。
特色技術3:表面肌電圖評估技術
表面肌電圖可從肌肉表面通過表面電極引導記錄下神經肌肉系統活動時的生物電信號,將生物電信號分析轉換得出的相關指標可反映肌肉收縮過程中的肌肉收縮能力、肌肉耐疲勞性、肌肉激活時序等肌肉功能,是康復醫學臨床實踐中的一項重要的電診斷技術,它不僅是一種對運動功能有意義的診斷評價方法,而且也是一種較好的生物反饋治療技術。康復醫學科自2009年開展表面肌電圖診斷技術,研發了國內首款應用于臨床診療的表面肌電檢查設備,通過了CFDA認證,近1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是目前國內康復界公認的該項目開展最好的科室。
表面肌電圖的應用范圍主要包括了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背肌筋膜炎、慢性腰肌勞損、頸椎病、腦中風、脊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腦外傷、腦癱、盆底肌等肌肉功能診斷評價。
特色技術4: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康復治療技術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包括一組盆腔支持結構缺陷或退化、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病,在綜合性醫院內涉及多個臨床學科。邵逸夫醫院將婦產科、肛腸科、泌尿科、康復科、消化科、放射科、超聲科和精神衛生科等學科進行聯合,成立了國內綜合性醫院首個多學科合作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斷與康復中心”,在非手術治療領域,康復醫學科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是國內康復醫學界公認的盆底康復領軍科室,每年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盆底康復進修生100余人,科室先后牽頭組織撰寫了系列盆底康復叢書和牽頭編寫了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組織的盆底康復專家共識。
特色技術5:臨床步態分析技術
康復醫學科自2009年起開展臨床步態分析,自主研發了國內首款穿戴式步態分析設備,通過CFDA認證,該技術是通過生物力學和運動學手段,評估臨床患者是否存在異常步態以及步態異常的性質和程度,為分析異常步態原因和矯正異常步態、制訂治療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據。
步態分析的應用范圍包括了全髖置換手術患者、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患者、下肢周圍神經損傷患者、腦中風患者、腦外傷患者、脊髓損傷患者、小兒腦癱患者、下肢骨科術后患者等。
特色技術6:吞咽障礙康復診療技術
我科結合國際最新發展趨勢,從吞咽障礙的評定到治療充分采取國際化標準,診斷方面采用了先進的數字化造影技術、腔鏡檢查技術、食道壓力測試技術、表面肌電圖檢查技術等,在治療上采用綜合康復個方法,如面肌訓練、攝食訓練、食道球囊擴張技術、電刺激技術等。目前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腦卒中、腦外傷后的吞咽障礙患者,經過綜合治療使患者早日拔除鼻飼管、早日經口進食同時減少鼻飼胃管導致的吞咽功能減退問題。
特色技術7:康復專科護理特色技術
我科護理單元目前擁有國家級康復專科護士1名,省級康復專科護士2名,在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專科康復護理工作并取得較好的效果①神經源性膀胱管理(簡易膀胱壓力測定、間歇導尿、膀胱訓練)②神經源性直腸管理(直腸訓練、肛門牽張技術)③吞咽管理技術(吞咽訓練、導管球囊擴張技術、間歇性管飼)④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技術,開展了從理論到實踐,從全面管理到個性化管理的全流程康復護理工作。
特色技術8:臨床生物力學矯正鞋墊制作技術
生物力學矯正鞋墊(功能矯正鞋墊)其原理是糾正足部異常受力,彌補由于足結構異常導致的足部異常使勁,防止足部損傷、防止膝蓋、胯骨、脊柱等進一步損傷。康復醫學科開展的生物力學矯正鞋墊制作技術,是目前浙江省內較早開展該項技術的康復醫學科。其治療范圍包括足底筋膜炎、趾外翻、趾活動受限、腱炎、翻扭傷、側疼痛、足外翻畸形、腓骨間綜合癥、籽骨炎、童足跟痛-跟骨骨突炎、骨結節骨骺炎、產后姿勢異常、腰背痛、肩痛、下肢不等長、側膝關節痛、神經系統疾病步態康復等。
特色技術9:圍手術期心肺康復診療技術
以運動訓練為主的心血管康復治療明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患者再梗的發生率。康復醫學科自2012年起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心胸外科圍手術期的心肺康復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是國內綜合性醫院唯一為心胸外科提供從術前到出院的“全程心肺康復服務”的康復醫學科,參與率100%。目前心肺康復工作已經擴展到內科心臟中心和器官移植科,治療范圍涵蓋了冠脈血運重建術、心臟手術、慢性穩定型心絞痛和慢性心衰、COPD等。
特色技術10:青少年非特異性脊柱側彎治療技術
脊柱側凸從外形上可以產生背部隆起,有的甚至產生“漏斗胸”或“雞胸”畸形,同時可以伴隨雙肩不平衡或者骨盆不平衡,以及雙下肢不等長,甚至造成神經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的損害等。康復醫學科采取綜合康復治療技術(矯正支具、電刺激、矯正體操等)為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避免手術治療提供了選擇。
學科影響力
科室已發表文章150余篇,除一級核心期刊外,其中SCI文章15篇,IF>4.0的3篇,至今獲得各類課題20余項,包括參與國家十三五課題1項,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課題1項,浙江省科技廳重大專項1項,參與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重大專項課題1項,主持浙江省自然基金3項,主持浙江省衛健委課題10余項,浙江省體育局課題5項,科研經費支助250余萬,獲得發明專利2項(康復訓練機器人、表面肌電圖設備),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衛計委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主編康復醫學參考書3本,參編康復醫學教材10余本。科室現有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常委1人,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1人,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常委1人,浙江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主委1人,浙江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委員2人,浙江省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副會長1人,中國康復醫學會運動療法專業委員會候任主委1人,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1人,浙江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康復護理學組組長1人。科室每年舉辦康復專科特色技術學習班如表面肌電圖、肉毒毒素、肌骨超聲、盆底康復10余期,招收學員400余名,每年科室進修生來自全國各地約70余名,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實習生140余名。學科自2014年至今連續獲得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全國最佳聲譽專科排行榜》康復醫學專業華東地區第4位,浙江省內排名第1位。
轉載自:邵逸夫醫院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