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醫院西溪院區(兒童康復中心)
一、浙江省中醫院西溪院區兒童康復科簡介
浙江省中醫院西溪院區兒童康復科成立于1992年,是全國較早成立的兒童康復科之一,科室長期致力于兒童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腦性癱瘓、孤獨癥譜系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及學習障礙等)及骨關節病(脊柱側彎、骨科術后)、神經肌肉病、腦外傷后遺癥、脊髓損傷后遺癥、染色體疾病、基因疾病等諸多兒科疾病的康復工作,科室以現代康復醫學為理論基礎,以提高功能為導向,采用以評估指導康復治療,個訓、小組相結合的模式開展綜合、系統的康復。我科設有康復評定室、物理因子治療室、運動治療室、作業治療室、言語治療室、懸吊治療室、注意力訓練室、感覺統合治療室、沙盤治療室、中醫針灸推拿室、矯形治療中心等治療室,康復綜合實力雄厚。本文由杭州康養之家(www.jgmnjtk.cn)整理發布
二、浙江省中醫院西溪院區兒童康復科醫療介紹
科室現有治療師70余人,自2015年科室承接了浙江省的“添翼計劃”項目,多名優秀治療師被派往各地福利院,為福利院內患兒和當地社會患兒進行康復治療,效果顯著,深受患兒及家屬好評。
同時,我科時刻秉承“愛心、關心、盡心”的服務理念,不僅為患兒提供院內康復訓練,而且定期為有需要的患兒提供家庭隨訪,深入關心困難家庭患兒的實際情況,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孩子”,收到患者感謝信和錦旗無數。
我科采用現代康復療法與傳統康復療法相結合的方式,利用物理因子、輔具配戴、手術矯治、肉毒素治療等療法共同為患者進行康復治療。
三、浙江省中醫院西溪院區兒童康復科治療方法
1、現代康復療法
運動療法:主要以粗大運動及下肢功能訓練為主,目的在于改善運動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勢反射,誘導正常的姿勢反射和運動發育。主要技術手法有:關節活動技術、肌力訓練、肌肉牽拉術、關節松動術、Bobath療法、Rood技術、Vojta療法、上田法等等。
作業療法:以改善上肢的功能活動,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主要治療方法有:上肢功能性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認知訓練、文娛訓練、入學前訓練等。
言語療法:主要以提高患兒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改善吞咽障礙和流涎為主。主要治療方法有:構音器官功能訓練、呼吸訓練、發聲訓練、認知訓練、會話練習等。
懸吊運動治療系統:通過主動干預技術早期激發神經網絡建立正確控制功能區,恢復平衡功能,協調能力、控制能力、支配能力,來漸進地解決大腦控制失常所產生的不恰當用力所導致的姿勢異常。通過懸吊的無重和不穩定的鍛煉機制來降低肌張力,緩解全身痙攣狀態,改善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達到中樞神經系統的通路重建功能。目前不僅用于腦卒中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中,還運用于小兒腦性癱瘓、發育遲緩、臂叢神經損傷、脊髓損傷、兒童感覺失調等兒童疾患及其他疾病造成患兒肢體運動障礙的康復。
2、傳統康復療法
針刺/埋線療法: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各種不同的針具或將可吸收線刺入腧穴,以刺激腧穴、經絡,以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臨床主要適用于小兒腦癱、腦外傷后遺癥、發育落后、多動癥、自閉癥、消化不良、感冒、咳嗽、發熱、遺尿、青少年假性近視等均有可靠的療效。
小兒推拿:小兒推拿是建立在祖國醫學整體觀念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小兒腦癱、腦外傷后遺癥、小兒泄瀉、消化不良、便秘、脫肛、感冒、咳嗽、發熱、遺尿、夜啼、小兒斜頸、落枕等均有可靠的療效;而且,小兒推拿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是小兒常見疾病初起首選療法。
中藥熏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利用藥物煎煮后所產生的蒸汽,通過熏蒸機體達到治療疾病為目的的一種中醫外治療法。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說,《理瀹駢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該療法作用直接,療效確切,適應癥廣,無毒副作用。
3、物理因子治療
使用包括聲、光、冷、熱、電、力等物理因子進行治療。理療儀器主要有:肌肉興奮儀、經顱磁治療儀、上下肢肌力訓練儀、電動起立床、仿生腦循環治療儀、痙攣肌低頻治療儀、干涉電流型低周波治療儀、踝關節持續被動活動儀等等。
經顱磁治療儀: 經顱磁刺激技術(TMS)是通過磁場以磁力線的形式無創地透過皮膚、顱骨刺激大腦神經過肌肉的一種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利用神經的可塑性,可選擇性地興奮或抑制大腦皮層不同功能區域。適應癥: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癥、失眠、焦慮等,兒童心理疾病如孤獨癥、多動癥等,神經疾病如兒童腦癱、腦卒中后遺癥,外傷后遺癥、脊髓腫瘤后遺癥等。
腦循環 腦電仿生刺激儀:改善患者中樞神經系統血液循環和代謝,增加肌力,有效促進患者的神經功能重建。
適應癥:1.腦梗死各期,腦出血恢復期,腦外傷促醒,腦外傷恢復期,中風預防,腦供血不足,頸性眩暈(頸椎病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等;2.偏頭痛,失眠,認知功能障礙,老年性癡呆,抑郁癥等;3.小兒腦癱;4.腦卒中患者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失調;5.眼底動脈缺血、眼疲勞等眼科疾
禁忌癥:腦電圖異常者忌用
痙攣肌低頻治療儀:1通過交互刺激使痙攣的肌肉得到放松;2延遲病變肌肉的萎縮;3防止肌肉大量失水,防止發生電解質及酶系統的破壞;4保留肌肉中結締組織的正常功能,防止痙攣加重;5抑制肌肉纖維化,防止肌肉結締組織變厚、變短和硬化;6促進恢復肌肉的運動功能
適應癥:痙攣型腦癱、腦外傷后遺癥、腦炎腦膜炎后遺癥等。
禁忌癥:腦電圖異常者忌用
低頻肌興奮治療儀:改善肌肉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增強肌力。
適應癥:1腦出血、腦血栓、腦栓塞、小兒腦癱、脊髓損傷;2骨折或關節置換術后。3臂叢神經損傷(撓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坐骨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馬尾神經損傷等。4皮膚感覺障礙,股外側皮神經炎。
禁忌癥:腦電圖異常者忌用
TENS神經肌電促通儀:以脊髓通電方式,通過特定調制低頻電流,對麻痹肌進行促通式收縮訓練
適應癥:1運動性損傷:頸肩腰腿痛、軟組織扭挫傷、網球肘、腱鞘炎、肩周炎,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輔助治療等。
2神經性損傷:周圍神經損傷、中風后遺癥等
禁忌癥:腦電圖異常者忌用
兒童關節持續被動活動儀(CPM):該儀器可供踝關節功能患者進行訓練,作為康復輔助治療作用,可根據患兒關節活動情況設置跖屈和背伸的角度及活動時間,增加踝關節的活動度,一次治療時間為20分鐘,一日一次或兩次,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適應癥:腦性癱瘓,周圍神經損傷,腦外傷后遺癥,腦炎腦膜炎后遺癥等;
禁忌癥:踝關節骨折,治療部位皮膚破損等禁用
電動起立床:電動起立床通過調整傾斜角度使被縛于其上的患者產生自身重力作用,幫助患者完成仰臥位到站立位,重心從低到高的過渡,使患者充分適應立位狀態,增加應力刺激,促進骨骼肌肉生長,促進髖關節發育等。
適應癥:腦性癱瘓、腦外傷后遺癥、發育遲緩、腦炎腦膜炎后遺癥等
禁忌癥:發熱、低血壓性休克、無人看護者、雙下肢關節嚴重變形、下肢有流血性開放性傷口者、下肢有扭傷、挫傷或者骨折未愈合者、有嚴重心臟病者。
平衡訓練器(騎馬機):仿真模擬馬術訓練,可鍛煉腿部及胸部肌群,使四肢得到充分運動,增強柔軟性,緩解內收肌緊張,增加骨盆血流量,刺激核心肌群,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平衡能力。
適應癥:腦性癱瘓,周圍神經損傷,腦外傷后遺癥,腦炎腦膜炎后遺癥等;
禁忌癥:嚴重認知障礙者慎用。
四、康復流程
浙江康復醫院(浙江省中醫院西溪院區)由浙江省民政廳與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省中醫院、浙江康復醫院共建,院區總建筑面積達91952.17平方米,規劃床位數1100張,全院首期開放7個病區333張床位,設置24個臨床門診科室、15個康復門診科室、12個護理單元,是一家集醫療、康復、教育、科研、社會服務為一體的三級公立醫院。
以上是有關浙江省中醫院西溪院區(兒童康復中心)的相關內容,由需要的長者可以電詢:0571-86297229